達勝有限公司
Double Success Co., Ltd

淺談手術擺位

臨床衛教

手術擺位,指的是病人在手術時所擺放的姿勢。雖然手術擺位僅是手術前的基本準備工作,但卻是手術當中相當重要的環節。
 
一場手術的進行短則幾十分鐘,長者數十小時,病人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,對身體受壓迫的皮膚或皮膚下的組織可能會造成局部損傷,特別是身體骨突處,或病患為老人、小孩、慢性病人等,輕則造成術後的肌肉、關節等疼痛問題,嚴重時可能留下神經損傷、皮膚深度壓瘡等後遺症,進而導致慢性感染、蜂窩性組織炎或骨髓炎,甚至合併敗血症死亡。
 
常見的擺位姿勢,包含:仰臥、俯臥、側臥、頭低腳高及仰臥抬腳(截石式)等,根據病人手術的部位、手術的方式及病人本身的狀況進行調整。手術前,通常會準備約束帶、板片、支撐架、彈性繃帶…等物品,用以支撐固定姿勢,並保護受壓較大的皮膚、關節及軟組織。此外,目前也有不少手術擺位的輔助工具,像是專為頭、手、腳等各部位設計的支撐架或多功能手術病床等,可以提供病人更多的保護,也減少術前準備工作的複雜度。


 

手術擺位之注意事項:
 
一、選擇適當的擺位姿勢
  1. 手術擺位的姿勢首先要考慮的是「手術部位」,病人的姿勢應該要以能最大揭露手術部位為優先,提供醫師足夠的工作區域以利手術進行順暢。
  2. 手術進行的方式也會影響擺位,如:開腹手術、腹腔鏡手術或機械手臂手術等,由於使用的工具不同,開刀房的設置也不盡相同,因此病人的擺位也會依照手術方式不同而進行調整。如:手術時重要器械進出的位置、腹腔鏡手術時病人可能要頭低腳高傾斜30度以上、或機械手臂手術進行時,機械手臂的動作範圍是否會有壓迫或碰撞的狀況…等。
  3. 麻醉方式的不同,可能會決定擺位的順序。如:全身麻醉是麻醉完再擺位,半身麻醉可能會先擺位再進行麻醉。

二、事先了解病人的狀況

病人的背景資料及病史,不但會影響術前的準備工作,在手術擺位時,也應多加考量。如:病人體型過胖或過瘦、病人年紀過大或過小或病人長期慢性病史…等,手術擺位可能須依照病人狀況而調整,或針對某些重點部位多加強防護措施。

三、病人的安全防護與舒適:

病人安全,永遠是醫療當中最重要的考量。因此,確定了擺位姿勢之後,剩下的便是病人安全與舒適的保護工作。
  1. 姿勢固定及壓迫問題:病人的姿勢須能固定不動,以使手術能順利進行,但亦要注意不能過度壓迫,以免術後留下後遺症。一般而言,仰臥應注意手、腳及腋下的保護;俯臥時要考慮踝部、膝蓋、及胸部的支撐;側臥應在膝部、腋下、手肘彎曲部位等提供支撐與保護;而頭低腳高及仰臥抬腳的姿勢,除了手、腳及腋下的保護外,更需注意肩部、臀部、腿部的支撐,以防止病人跌落。
  2. 呼吸功能順暢:因病人處於麻醉狀態中,若擺位姿勢壓迫到呼吸道或阻礙口鼻,便可能影響病人生命安全。因此,特別在俯臥姿勢上,要注意胸部的支撐,保持病人呼吸功能順暢。
  3. 神經肌肉壓迫:人體不是平面,為維持某一個特定的姿勢可能造成部份皮膚、神經或肌肉的過度壓迫或拉扯,再加上姿勢固定過久,輕則使血液循環不暢,術後疼痛,嚴重時對神經、肌肉的損傷甚至無法恢復。因此,姿勢固定好後,應針對身體對應部位的皮膚、關節及軟組織等加以適度的支撐及防護,以平衡固定位置的壓力。
  4. 風險部位的防護:依照人體工學的原則或病人狀況,在擺位時也應針對可能過度受壓的部位加以防護,擺位時並應避免過度拉扯,以免造成病人皮膚或肌肉的損傷。

四、善用防護工具

手術擺位的輔助工具相當多,醫護人員從利用簡易的繃帶、支架、襯墊等,到使用專為特定手術設計的支撐架或病床等,並無一定的使用標準,但這類專利設計的的支撐架或病床,經臨床測試比較後的確能提供病人較好的保護,也不容易因人為操作而影響其支撐或保護效果,雖然成本較高,但卻能降低手術擺位風險,值得醫護人員善加利用。


合作夥伴